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欢迎光临本网站!

服务热线 010-63550645

专注于数据中心第三方验证测试服务行为公正、方法科学、结果准确、服务高效

联系我们
服务热线:010-63550645

邮箱:support@zcecs.com

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南滨河路27号贵都国际中心A座1111室

数据中心安全防护知识
来源:未知 发布时间:2022-07-07 08:44 点击:

概念


EHS是Environment(环境)、Health(健康)、Safety(安全)的缩写。


EHS管理体系建立起一种通过系统化的预防管理机制,彻底消除各种事故、环境和职业病隐患,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、环境污染和职业病的发生,从而达到改善企业安全、环境与健康业绩的管理方法。


作用


1.可帮助企业满足政府对健康、安全与环境的法律、法规的要求;


2.保护环境,满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;


3.维护企业的名誉,增强竞争能力;


4.可减少企业的成本,节约能源和资源;


5.可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,保证员工的健康与安全;


6.满足公众的期望,保持良好的公共和社会关系;


7.可使企业将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效地结合。


二、事故概率及人员资质


●海因里希法则(Heinrich‘s Law):是1931年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从许多灾害中统计得出的,当时他统计了55万件机械事故,其中死亡、重伤事故1666件,轻伤48334件,其余则为无伤害事故。从而得出一个重要结论,即在机械事故中,伤亡(重伤或死亡)、轻伤、不安全行为的比例为1:29:300,国际上把这一法则叫事故法则。


●没发生事故不代表不会发生事故。


●对于不同的生产过程,不同类型的事故,上述比例关系不一定完全相同,但这个统计规律说明了在进行同一项活动中,无数次意外事件,必然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。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减少和消除无伤害事故,要重视事故的苗头和未遂事故,否则终会酿成大祸。


法则强调两点: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;二是再好的技术,再完美的规章,在实际操作层面,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。所以法则警示的一点是对应事件层面,另外一点就是对应人员的层面。


1、从业人员的精神状态不佳


从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、没有精神疾病、心脏病、突发性昏厥、色盲等妨碍作业的疾病及生理缺陷。


以下这些精神状态的失误增加了受伤害的危险系数!


◎四种状态:匆忙、自满、疲劳、受挫。


◎四种结果:眼睛走神、心不在焉、危险区域、失去平衡/被拖住/被夹住。



所以,在重大操作之前,操作人员必须充分休息,不能以疲劳状态参与施工。


2、缺乏充足的准备工作


◎作为安装维护设备的人员,必须先经过严格培训,了解各种安全注意事项,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后方可安装、操作和维护设备。


◎操作设备时,操作人员应遵守当地法规和规范,手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仅作为当地安全规范的补充。


因此,充足的准备工作可以减少很多致命性错误。



3、相关人员无资质


◎作为机房维修、安装和调试的工作人员,必须具备相关的资质证书,获取专业的技术技能,否则很容易引起事故。


◎只允许有资质和培训过的人员安装、操作和维护设备。


◎替换和变更关键设备或部件(包括软件)必须由华为认证或授权的人员完成。


4、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学时管理及要求


◎新上岗的从业人员,岗前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,每年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。


◎数据中心的运维和管理人员在入职期间的三级安全培训,必须满足24小时的学时,此后每年再组织20小时的在岗期间安全培训。



三、PPE防护简介

●PPE的定义:

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和有害因素,会伤害劳动者的身体,损害健康,甚至危及生命。


个人防护用品(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,简称PPE),就是在劳动过程中为防御物理、化学、生物等有害因素伤害人体而穿戴和配备的各种物品的总称,即劳动防护用品。



●PPE的作用:


◎保护我们的身体,避免在工作时遭受设备或设施的伤害,即能预防工伤。


◎能有效保护身体健康,预防职业病的发生。


◎任何生产劳动过程中都存在着各种危险和有害因素,正确使用和佩戴劳动防护用品是保障操作工安全的有效措施。



●PPE防护分类:


头部防护:


◎安全帽:属于特种防护用品。(三证:生产许可证、产品合格证、安全标志证(安全鉴定证)。)


◎常用的头部防护用品:安全头盔、防静电工帽。


眼面部防护:


◎预防烟、尘粒、金属火花和飞屑、热、电磁辐射、激光、化学飞溅等伤害眼睛或面部的防护用品。


◎常用的眼面部防护用品:防激光眼镜、防护眼镜、防护面罩等。


耳部防护:


◎听力防护用品作用:防止机械噪声的危害、防止空气动力噪声的危害、防止电磁噪声的危害。


手部防护:


◎具有保护手和手臂的功能,供作业者劳动时戴用的手套称为手部防护用品。


◎防护手套的作用:防止火与高温、低温的伤害;防止电磁与电离辐射的伤害;防止电、化学物质的伤害;防止撞击、切割、擦伤、微生物侵害以及感染。


◎常用手部防护用品:橡胶防护手套 (防酸碱和其它危化品腐蚀)、指套、耐热耐寒手套、防割手套、棉纱手套。


肺部防护(呼吸防护用品):


◎按防护原理分成两大类,主要分为过滤式和隔绝式。


◎常见的有:过滤式(如普通医用口罩、防尘口罩、半面式/全面式防毒面具)、隔绝式(如氧气/空气呼吸器)。


身体防护:


防护服装的分类:


A级化学防护服:目前,在世界上视为最高等级的脸部(眼睛和皮肤)的防护。配备空气呼吸器(SCBA)。


以下情况需使用:


①IDLH(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浓度)环境下,对生命或健康立即产生危害,皮肤接触或吸入;


②可能有高浓度的蒸汽,气体或液体;


③极有可能溅到,浸入或暴露于意外的化学品,对皮肤有损伤或能通过皮肤吸收。


B级化学防护服:与A级同样的呼吸防护,皮肤防护稍差,处置危险品时最低的防护级别。配备空气呼吸器(SCBA)。



以下情况需使用:


①IDLH环境(仅吸入);


②接触性质和浓度已知的物质,要求高呼吸防护,低皮肤防护 ;


③对皮肤无害或不经皮肤吸收的气体。


C级化学防护服:皮肤防护级别同B级,低级别的呼吸防护。配备空气净化呼吸器。



以下情况需使用:


①低于IDLH的气体环境;


②化学污染物不会对暴露的皮肤造成损害。


D级化学防护服:无呼吸防护,最低皮肤防护。不需配备呼吸防护装备。


以下情况需使用:


①大气中无已知有害气体;


②工作中无液体飞溅,浸入液体或接触任何有害化学物的可能。


医用防护服:医务人员及进入特定医药卫生区域的人群所使用的防护性服装。其作用是隔离病菌、有害超细粉尘、酸碱性溶液、电磁辐射等,保证人员的安全和保持环境清洁。


按照用途和使用场合可以分为:日常工作服、外科手术服、隔离衣和防护服。


①日常工作服是指医护人员日常工作中穿着的白大衣,又称白大褂。


②外科手术服是指在手术室内穿着的专门设计的服装。


③隔离衣是指医护人员接触病人、家属探视病人等场合下穿戴的服装。


④防护服是指医疗急救、进入传染病区、电磁辐射区等特殊区域的人员穿着的服装。



消防战斗服:消防员在进行灭火战斗时穿着的专用服装,用来对其上下躯干、头颈、手臂、腿进行热防护,但防护服的防护范围不包括头部、手部和脚部。



足部防护:


◎防止生产过程中有害物质和能量损伤劳动者足部的护具。


◎防护鞋的作用:物体砸伤或刺割、化学性伤害、触电伤害、静电危害。


◎常用足部防护用品:防静电鞋、防刺穿鞋、耐高温鞋、电绝缘鞋、耐酸碱鞋。



防坠落防护:


◎高空作业: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 m以上(含2 m)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。如铁塔工程安装、建筑外墙清洗等作业。


◎包括安全带/绳、安全网等。用安全带/绳将高处作业者的身体系于固定物体上,或在作业场所的边沿下方张网,防止人体从高处坠落。


◎安全带的作用:当坠落事故发生时,使作用于人体上的冲击力少于人体的承受极限,从而实现预防和减轻冲击事故对人体产生伤害的目的。有半身安全带(一般是下半身,但有如胸式安全带,用于上半身的保护)和全身安全带(即安全带包裹全身,配备了腰、胸、背多个悬挂点。)


四、数据中心人身安全隐患

危险源一般由三个要素构成:潜在危险性、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。


潜在危险性:是指一旦触发事故,可能带来的危险程度或损失大小。

存在条件: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、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。

触发因素:虽然不属于危险源固有的属性,但它是危险源转换为事故的外因,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。


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。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,危险源转换为危险状态,继而转化为事故。


数据中心应重点关注的危险源主要分布集中在通用安全、搬运/负重安全、电气安全、焊接安全、电池安全、空调安全、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安全、密闭空间作业、高空作业、动火作业安全等。


在数据机房里自然灾害、化学伤害发生的概率较低,发生物理伤害的概率较高,但是,往往发生概率性低的安全事件伤害性极大,我们不可偏废。



tag标签:数据中心(990)安全防护(1)
北京中测信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京ICP备15039513号-1
服务热线:010-63550645 传真:010-63550645 邮 箱:support@zcecs.com
企业云:首选线路 备用线路
地址:北京市丰台区花乡高立庄616号新华国际中心D座3层315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