邮箱:support@zcecs.com
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南滨河路27号贵都国际中心A座1111室
数据中心作为企业信息化的重要载体,其安全性直接影响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可靠性。根据《信息安全技术—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》(GB/T 22239-2019),三级等保对数据中心的安全防护提出了更高标准。以下是检测的核心内容及实施要点。
1. 物理安全检测
环境隔离:数据中心需划分主机房与监控区,采用防火门、彩钢板等隔离措施,避免无关人员进入。
安防系统:部署电子门禁、视频监控和防盗报警系统,确保24小时实时监控。
电力保障:配备UPS不间断电源及备用发电机,确保断电时设备持续运行。
消防与防灾:安装气体灭火设备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,并配置漏水检测装置,预防水浸、火灾等风险。
2. 网络安全技术措施
网络架构设计:绘制实时拓扑图,实施VLAN划分与逻辑隔离,核心设备需冗余设计。
访问控制:启用IP/MAC绑定、QoS流量控制策略,严格限制非法内外联及无线网络使用。
安全设备部署:配置下一代防火墙、入侵检测/防御系统(IDS/IPS)及网络审计设备,实时监测异常流量。
数据传输加密:采用国家认证的加密算法,保障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。
3. 主机与应用安全
主机防护:服务器需安装防病毒软件,启用堡垒机管理运维权限,并定期扫描漏洞。
应用安全:对Web系统部署网页防篡改系统,关键业务需实现双机热备,确保高可用性。
身份认证:采用多因素认证(如动态口令),密码策略需符合复杂度要求。
4. 数据安全与备份
数据加密:敏感数据存储需使用国家认证的加密算法,防止未授权访问。
备份机制:实现本地与异地数据备份,备份周期不超过7天,并定期验证恢复流程。
日志管理:主机、数据库及应用日志需集中保存,保留时间不少于6个月。
5. 安全管理体系建设
制度完善: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文档体系,明确岗位职责及应急响应流程。
人员培训:定期开展安全培训,覆盖所有相关人员,确保制度落地。
持续改进:每年进行复测评,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,形成PDCA循环管理模式。